景美溪常見的陸鳥

 景美溪位於台灣北部,是新店溪的一條支流,發源於新北市境內的永定溪,流經深坑、木柵、景美,最後在景美匯入新店溪,全長約29公里,流域面積約115平方公里,沿途有深坑老街、木柵動物園、東南科技大學、國立政治大學、世新科技大學、考試院等,河堤內也有自行車步道及河濱公園。本篇文章的位置是在新店寶橋至景美舊橋之間,這裡已是景美溪的下游,平常就會有許多人在河堤內的行人及自行車步道或河濱公園運動,也可看到許多鳥類,除了水鳥,兩岸步道的陸鳥更多,較常看到的包括八哥科的家八哥、白尾八哥、黑領椋鳥、輝椋鳥;鵯科的紅嘴黑鵯、白頭翁;鴉科的樹鵲、大卷尾;鳩鴿科的紅鳩、珠頸斑鳩、野鴿子;鶺鴒科的黃眉黃鶺鴒、白鶺鴒;麻雀科的麻雀等
景美溪步道
景美溪步道


 家八哥為外來種鳥類,因繁殖快,族群數量迅速增加,是台灣常見的留鳥,它們以棲地內的小動物、植物的果實及農作物為食,在景美溪看到的鳥類,應屬家八哥數量最多,常三五成群在草地上覓食。
家八哥
(2016.3.12 景美溪)

家八哥草地覓食
(2016.3.12 景美溪)

 白尾八哥和家八哥一樣都是外來種鳥類,但因生性強悍,很快就排擠了本土八哥。在景美溪也可看到白尾八哥,但似乎沒有家八哥那麼多,至於本土八哥則更少見。
白尾八哥
白尾八哥
(2016.4.28 景美溪畔)


白尾八哥
八哥
(2016.4.28 景美溪畔)

 黑領椋鳥屬八哥科,其體長約28公分,較前面同科的家八哥及白尾八哥來得大些,常出現在有開闊草地的地方,喜歡在草地上覓食昆蟲、蚯蚓、種子等。特徵為脖子上有一圈黑色羽毛,因此被叫做黑領椋鳥,俗稱黑脖八哥,另因其頭部為白色,所以也有人叫他白頭椋鳥。
黑領椋鳥
黑領椋鳥
(2016.3.17 景美溪畔)

 輝椋鳥最容易辨識的地方就是全身散發綠色光澤,但最特別的還是那雙眼睛裡血紅色的虹膜了,像是得了急性結膜炎呢!
輝椋鳥
輝椋鳥
(2016.5.16 景美溪左岸)

 紅嘴黑鵯與白頭翁一樣,都是屬於鵯科的鳥類,特徵是嘴和腳紅色、全身則為黑色,因此有「紅嘴烏秋」之稱,以植物的種子及果實等為主食。
紅嘴黑鵯
紅嘴黑鵯
(2016.4.21 景美溪畔)

 白頭翁是台灣常見的野鳥,全島低海拔地區,甚至在城市裡,到處都可見到牠們的蹤影,聴到牠們的叫聲。常棲息於學校、公園、樹林、果園等有較多樹木的地方,喜歡在樹木的上層活動,為雜食性鳥類,以昆蟲、樹木的果實為食,生性活潑且喜歡喧鬧。景美溪右岸過國家考場之後到景美舊橋之間,沿著溪畔都是樹木,是白頭翁喜歡棲息嘻戲之處。
白頭翁
白頭翁
(2016.3.12 景美溪畔)

白頭翁的叫聲
(2016.4.21 景美溪畔)

 樹鵲有著長長的黑色尾巴,約與身體一般長,翅膀由灰、褐、黑三種顏色組成,為雜食性鳥類,以昆蟲、蜥蜴、樹果等為食,生性聒噪但警覺性高,常棲息及築巢於樹上。
樹鵲
樹鵲
(2016.4.28 景美溪)

 大卷尾全身藍黑色,嘴和腳黑色,因此台語俗稱烏秋,以昆蟲為主食,是生性凶猛好鬥的鳥類,有時還會攻擊體型比牠大的動物、猛禽甚至人類。牠們常出現於樹林、公園、郊區等地帶,停在電線、樹枝等處或農田,伺機捕食昆蟲。
大卷尾
大卷尾
(2016.3.12 景美溪)

 珠頸斑鳩台語叫斑甲,體長約27至30公分,其特徵為頭部灰色,後頸有黑色半頸環,環中有圓珠形的白色斑點,身體灰褐色,腳則為紅色。珠頸斑鳩常出現於都市的公園、學校等有草地之處,甚至在街頭巷尾,也不時可聽見其「咕咕~」的叫聲,其主食為穀類、種子、果實等,因此通常都在地面上覓食。
珠頸斑鳩
珠頸斑鳩
(2016.3.17 景美溪)

 紅鳩與珠頸斑鳩長得很像,不同點在於後頸上的黑色半頸環,珠頸斑鳩帶有明顯的白色斑點,像串珠一珠,而紅鳩則沒有白色斑點,且體型較小,尾巴也較短。
紅鳩
紅鳩
(2016.5.16 景美溪左岸)

 野鴿子也是景美溪畔常見的鳥類,它們是家鴿逸出野外後繁殖的野生族群,羽毛的顏色有多種變異,但看起來還是像一般的家鴿。
野鴿子
野鴿子
(2016.3.14 景美溪)

 黃眉黃鶺鴒個頭嬌小,體長僅約17公分,以地上的昆蟲、植物的種子等為主食。
東方黃鶺鴒
東方黃鶺鴒
(2016.4.28 景美溪)

 白面白鶺鴒,出現在景美溪左岸的一個水門前,活動力很強,走過來走過去,真是個好動兒,特別是牠橫著走的功力超強的,看看下面的影片就知道了。
白鶺鴒
白鶺鴒
(2016.3.17 景美溪左岸)

白鶺鴒橫著走路
(2016.5.16 景美溪左岸)

 麻雀可說是台灣最常見、大家最耳熟能詳的鳥類,景美溪畔當然少不了它們。
麻雀
麻雀
(2016.4.28 景美溪)

 喜鵲似乎較少看到,這天剛好看到對岸兩隻在戲水。
喜鵲
喜鵲
(2017.3.29 景美溪)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