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觀音座蓮

 蘭嶼是位於台灣東南方的一個離島,行政上隸屬台東縣,地理位置正好在黑潮由南向北流的路線上,許多熱帶植物的種子隨著潮流及颱風被帶到這裡,因此,島上許多植物與台灣本島大為不同,反倒是像熱帶地區菲律賓群島的植物。這些植物有許多都被冠以「蘭嶼」兩字以做為區隔,在蕨類植物中如蘭嶼觀音座蓮、蘭嶼桫欏、蘭嶼車前蕨、蘭嶼圓腺蕨、蘭嶼鐵角蕨等。

 蘭嶼觀音座蓮是屬於大型的蕨類植物,葉片可長達3至4公尺,它與觀音座蓮外觀相似,主要有幾點不同:
 一、回脈的長短:蘭嶼觀音座蓮的回脈較長,達小羽片的中脈,而觀音座蓮的回脈僅達孢子囊群的附近。
 二、孢子囊群的數量:蘭嶼觀音座蓮的孢子囊群可達10至14枚,而觀音座蓮的孢子囊群約有8至10枚。
 三、小羽片:蘭嶼觀音座蓮的小羽片基部為心形,末端漸尖,而觀音座蓮的小羽片基部為楔形,末端突尖至漸尖。
蘭嶼觀音座蓮
蘭嶼觀音座蓮
(2016.8.29 台北植物園)

蘭嶼觀音座蓮個蕨資料:
學名:Angiopteris evecta (G. Forst.) Hoffm.
分類:觀音座蓮舅科\觀音座蓮屬
生長環境:低海拔地區林下半遮蔭潮溼處,台灣主要分布於蘭嶼
頻度:★★★★
生長習性:地生
根莖:具肉質根及粗大之塊狀莖,葉叢生其上
葉柄:長可達140公分,基部具有膨大的葉枕
葉片
  二回羽狀複葉
  長可達4公尺以上
羽片
  基部具有膨大的葉枕
  長可達70公分
  小羽片長可達10公分,寬約1至1.5公分,基部為心形,末端漸尖,邊緣為鋸齒狀
葉脈:
  游離,單一或分叉一次
  每一條脈之頂端對應葉緣一個鋸齒
  從葉緣的缺刻處有回脈,長達小羽片的中脈
孢子囊群:可多達10至14枚,著生於小羽片側脈靠近葉緣的兩側
觀察特徵
  每一孢子囊群可多達10至14枚孢子囊
  葉緣的缺刻處具有回脈,長達小羽片的中脈


 蘭嶼觀音座蓮生長於低海拔地區林下半遮蔭潮溼處,台灣主要分布於蘭嶼,所以名字被冠以「蘭嶼」兩字,恒春半島偶而也可發現其蕨影。
蘭嶼觀音座蓮
蘭嶼觀音座蓮
(2016.6.20 台北植物園)

 葉柄基部具有大型的葉托,當葉子枯萎後脫落,葉托還是留在上面,看起就像一座觀音座。
蘭嶼觀音座蓮
蘭嶼觀音座蓮
(2016.6.20 台北植物園)

 羽軸及葉柄基部具有膨大的葉枕,作用在於因應環境變化來控制水份由此處進出,當環境缺水時,葉枕會開始萎縮,除了可以降低水份流出,還可以藉以調整葉片角度,減少陽光照射,過度乾旱時,羽片或整個葉片甚至會脫落以減少水份散失。
蘭嶼觀音座蓮
蘭嶼觀音座蓮
(2016.6.20 台北植物園)

 羽片長約40至70公分,小羽片長約8至10公分,寬約1至1.5公分,基部心形,末端漸尖,邊緣鋸齒狀。
蘭嶼觀音座蓮的羽片
蘭嶼觀音座蓮的羽片
(2016.8.29 台北植物園)

  葉脈游離,單一或分叉一次。
蘭嶼觀音座蓮的葉脈
蘭嶼觀音座蓮的葉脈
(2016.8.29 台北植物園)


 葉緣的缺刻處具有回脈,長達小羽片的中脈。回脈是觀音座蓮屬蕨類才有的特徵,同屬的觀音座蓮之回脈只到達孢子囊群的附近。
蘭嶼觀音座蓮的回脈
蘭嶼觀音座蓮的回脈
(2016.8.29 台北植物園)

 孢子囊群著生於小羽片側脈靠近葉緣兩側,可多達10至14枚,分兩排對生。
蘭嶼觀音座蓮的孢子囊群
蘭嶼觀音座蓮的孢子囊群
(2016.6.20 台北植物園)

蘭嶼觀音座蓮的孢子囊群
蘭嶼觀音座蓮的孢子囊群
(2016.8.29 台北植物園)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