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雙蓋蕨(Diplazium maonense)

 馬鞍山雙蓋蕨屬蹄蓋蕨科雙蓋蕨屬,原產於台灣及中國南部,為台灣原生蕨類植物,最早被發現於香港的馬鞍山,因而得名,台灣偶見於北部低海拔山區,生長在闊葉林下或林緣半遮蔭處,為地生型蕨類,根莖短而橫走,葉近生,植株叢生狀,株高約20至40公分。

 馬鞍山雙蓋蕨之葉為奇數一回羽狀複葉,葉片主要辨識特徵有:側羽片具淺圓齒緣及頂羽片之基部常有1至2枚耳片或瓣裂;另其孢膜為長線形,背靠背兩兩成對著生於側脈兩側。
馬鞍山雙蓋蕨
馬鞍山雙蓋蕨
(2023.9.25 台北植物園)

馬鞍山雙蓋蕨個蕨資料
分類:蹄蓋蕨科(Athyriaceae)\雙蓋蕨屬
學名:Diplazium maonense Ching
別名:羽葉蹄蓋蕨
英文:Feathery-leaved Lady-fern
原產地:台灣、中國南部
生長環境:台灣偶見於北部低海拔山區,生長在闊葉林下或林緣半遮蔭處
生長習性:地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株高:約20至40公分
根莖:短橫走根莖,多分枝,上被覆黑褐色披針形具齒緣鱗片
葉(Frond)
  近生,叢生狀
  葉柄(Stipe):長約15至45公分,草稈色,基部黑色,被黑褐色披針形具齒緣鱗片
  葉片(Blade)
→奇數一回羽狀複葉;革質;卵型
→長約15至50公分,寬約10至20公分
→葉軸及羽軸上表面具溝,溝與溝相通,溝上具乳突
  羽片(pinnae)
→頂羽片長披針形,長約5至12公分,寬約1.5至2.2公分,基部常有1至2枚耳片或瓣裂
→側羽片3至7對,互生,長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約10至15公分,寬約1.5至2.5公分,基部圓鈍,先端漸尖;淺圓齒緣;具短柄
→兩面光滑無毛
  葉脈:側脈游離,一至二回羽狀分叉,直達葉緣
孢子囊群
  著生於側脈兩側
  孢膜長線形,背靠背兩兩成對著生於側脈兩側


 馬鞍山雙蓋蕨為台灣原生蕨類植物
馬鞍山雙蓋蕨
馬鞍山雙蓋蕨
(2023.9.25 台北植物園)

 台灣偶見於北部低海拔山區,生長在闊葉林下或林緣半遮蔭處,為地生型蕨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約20至40公分。
馬鞍山雙蓋蕨
馬鞍山雙蓋蕨
(2023.9.25 台北植物園)

 具短橫走根莖,多分枝,莖上被覆黑褐色披針形具齒緣鱗片;葉近生,植株叢生狀。
馬鞍山雙蓋蕨的莖及葉柄
馬鞍山雙蓋蕨的莖及葉柄
(2023.9.25 台北植物園)

 葉柄長約15至45公分,草稈色,基部黑色,被黑褐色披針形具齒緣鱗片。
馬鞍山雙蓋蕨的莖及葉柄
馬鞍山雙蓋蕨的莖及葉柄
(2023.9.25 台北植物園)

 葉為奇數一回羽狀複葉。
馬鞍山雙蓋蕨的葉
馬鞍山雙蓋蕨的葉
(2023.9.25 台北植物園)

 葉革質,卵型,長約15至50公分,寬約10至20公分;兩面光滑無毛。
馬鞍山雙蓋蕨的葉
馬鞍山雙蓋蕨的葉
(2023.9.25 台北植物園)

 側羽片3至7對,互生,長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約10至15公分,寬約1.5至2.5公分,基部圓鈍,先端漸尖;淺圓齒緣;具短柄。
馬鞍山雙蓋蕨的側羽片
馬鞍山雙蓋蕨的側羽片
(2023.9.25 台北植物園)

 頂羽片長披針形,長約5至12公分,寬約1.5至2.2公分,基部常有1至2枚耳片或瓣裂。
馬鞍山雙蓋蕨的頂羽片
馬鞍山雙蓋蕨的頂羽片
(2023.9.25 台北植物園)

 葉軸及羽軸上表面具溝,溝與溝相通,溝上具乳突。
馬鞍山雙蓋蕨葉軸及羽軸上表面的溝
馬鞍山雙蓋蕨葉軸及羽軸上表面的溝
(2023.9.25 台北植物園)


 側脈游離,一至二回羽狀分叉,直達葉緣。
馬鞍山雙蓋蕨的葉脈
馬鞍山雙蓋蕨的葉脈
(2023.9.25 台北植物園)

 孢子囊群著生於側脈兩側。
馬鞍山雙蓋蕨的孢子囊群及孢膜
馬鞍山雙蓋蕨的孢子囊群及孢膜
(2023.9.25 台北植物園)

 孢膜長線形。
馬鞍山雙蓋蕨的孢子囊群及孢膜
馬鞍山雙蓋蕨的孢子囊群及孢膜
(2023.9.25 台北植物園)

 孢膜背靠背兩兩成對著生於側脈兩側。
馬鞍山雙蓋蕨的孢子囊群及孢膜
馬鞍山雙蓋蕨的孢子囊群及孢膜
(2023.9.25 台北植物園)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