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雙蓋蕨(Diplazium virescens Kunze var. taiwanense (Tagawa))

 台灣雙蓋蕨屬蹄蓋蕨科雙蓋蕨屬,原產於台灣及日本南部,為台灣原生蕨類植物,分布於低海拔地區竹林或次生林林下開闊處或林緣較中性環境,為地生型蕨類,株高約50至100公分。

 查台灣雙蓋蕨的學名,在「台灣物種名錄」裡為 Diplazium virescens Kunze var. taiwanense (Tagawa) Sa. Kurata,並以此為有效學名,另其同種異名之學名有 Allantodia taiwanensisDiplazium taiwanense,從有效學名可知,它是 Diplazium virescens Kunze (綠葉雙蓋蕨)之變種,綠葉雙蓋蕨還有一變種為 Diplazium virescens Kunze var. conterminum (Christ) Sa. Kurata(邊生雙蓋蕨),此三者之外觀極為相似,主要識別在於:
 》綠葉雙蓋蕨的小羽片基部截形或略呈心形;另兩者為楔形。
 》邊生雙蓋蕨的孢子囊群著生於較靠近裂片的邊緣,因而得名;另兩者著生於裂片中脈與葉緣之間。

 前述三者均屬雙蓋蕨屬的短腸蕨群,名稱顯示其孢膜像肥短的香腸,所以本種在中國植物誌裡叫「台灣短腸蕨」;雙蓋蕨屬的一項主要特徵是,在同一葉片或羽片中可見背靠背之雙蓋形孢膜。
台灣雙蓋蕨
(2019.6.5 台北植物園)

台灣雙蓋蕨個蕨資料
分類:蹄蓋蕨科(Athyriaceae)\雙蓋蕨屬
學名:Diplazium virescens Kunze var. taiwanense (Tagawa) Sa. Kurata、Diplazium taiwanense Tagawa
別名:台灣短腸蕨、少羽短腸蕨
英文:
原產地:台灣、日本南部
生長環境:低海拔地區竹林或次生林林下開闊處或林緣較中性環境
生長習性:地生,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
株高:約50至100公分
根莖:根莖斜升至直立狀,被覆黑褐色披針形鱗片
葉(Frond)
  草質,近生,叢生狀
  葉柄(Stipe):長約20至40公分,基部被黑褐色披針形鱗片,上部無或疏被鱗片
  葉片(Blade)
→二回羽狀複葉,卵狀三角形
→葉長約50至70公分,寬約35至60公分
→葉軸及羽軸具溝,溝與溝相通
  羽片(Pinnae):披針形,長約25至30公分,寬約8至16公分;具柄,長可達4公分
  小羽片(Pinnule):披針形,長約4至8公分,寬約2公分;基部楔形,先端漸尖;淺裂或鋸齒緣;兩面無毛;無柄或具極短之柄
  葉脈:游離脈,羽狀脈,小脈約4至5對,除基部裂片之基部小脈可見二分叉,餘多不分叉
孢子囊群
  著生於裂片中脈兩側且與中脈斜交
  孢膜長橢圓形,在同一羽片中可見背靠背之雙蓋形孢膜


 台灣雙蓋蕨為台灣原生蕨類植物,分布於低海拔地區竹林或次生林林下開闊處或林緣較中性環境。
台灣雙蓋蕨
(2018.10.19 台北植物園)

 為地生型蕨類,株高約50至100公分。
台灣雙蓋蕨
(2018.10.19 台北植物園)

 根莖斜升至直立狀,被覆黑褐色披針形鱗片。
 葉柄(Stipe)長約20至40公分,基部被黑褐色披針形鱗片。
 植株叢生狀。
台灣雙蓋蕨的葉柄
(2019.6.5 台北植物園)

 葉柄上部無或疏被鱗片。
台灣雙蓋蕨的葉柄
(2019.6.28 台北植物園)

 葉(Blade)為二回羽狀複葉,卵狀三角形,長約50至70公分,寬約35至60公分。
台灣雙蓋蕨的葉
(2018.10.19 台北植物園)

 羽片(Pinnae)披針形,長約25至30公分,寬約8至16公分;具柄,長可達4公分。
台灣雙蓋蕨的羽片
(2018.10.19 台北植物園)

 小羽片(Pinnule)披針形,長約4至8公分,寬約2公分;基部楔形,先端漸尖;淺裂或鋸齒緣;兩面無毛;無柄或具極短之柄。
台灣雙蓋蕨的小羽片
(2019.6.28 台北植物園)

 葉軸及羽軸具溝,溝與溝相通。
台灣雙蓋蕨的葉軸及羽軸表面
(2019.6.5 台北植物園)


 葉脈游離,羽狀脈,小脈約4至5對,除基部裂片之基部小脈可見二分叉,餘多不分叉。
台灣雙蓋蕨的葉脈
(2019.6.5 台北植物園)

 孢子囊群著生於裂片中脈兩側且與中脈斜交。
台灣雙蓋蕨的孢子囊群及孢膜
(2019.6.5 台北植物園)

 孢膜長橢圓形。
台灣雙蓋蕨的孢子囊群及孢膜
(2019.6.5 台北植物園)

 在同一羽片中可見背靠背之雙蓋形。
台灣雙蓋蕨的孢子囊群及孢膜
(2022.10.4 台北植物園)

台灣雙蓋蕨的孢子囊群及孢膜
(2022.10.4 台北植物園)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