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樟

 牛樟屬樟科樟屬,為台灣特有種常綠高大喬木,株高可達20至30公尺,分部於平地至中海拔約1700公尺山區,生長在叢林內、山谷或開闊地,因樹形高大、粗壯,所以有「牛」樟之名,其木材具有芳香,邊材淡黃褐色,心材暗紅褐色,富含松油醇,不易腐朽及蟲蛀,材質細緻、紋理交錯鮮明,是高級木材,與烏心石、台灣櫸、台灣檫樹及黃連木並列為台灣闊葉五木,常用於家具、雕刻、建築,枝葉可提煉牛樟油,過去牛樟在台灣數量多,但因被大量砍伐,目前數量稀少,已被列為「EN」(瀕危)維管束植物。

 事實上,牛樟被大量砍伐的原因,木材的運用還算小事,主要還是因為牛樟樹上的一種真菌,由於它只長在牛樟樹幹腐朽的內壁中空處,或枯死伏倒的牛樟樹陰暗潮溼的表面,所以名為「牛樟芝」,也是台灣特有種,要找到前述的棲地並不容易,所以數量非常稀少,牛樟芝內含三萜類的化合物,此化合物被認為能抑制癌細胞,是非常珍貴的中藥材,台灣民間稱它為「森林中的紅寶石」,為了採擷牛樟芝,山老鼠不惜將整顆牛樟樹砍掉,甚至將樹幹切成適當大小以方便帶下山,被帶下山的牛樟段木則被用來種植牛樟芝,由於牛樟芝的龐大利益,造成中、低海拔的牛樟樹幾乎被砍伐殆盡,目前已被列為一級保育樹種。

 牛樟面臨瀕危還有一個原因,其種子自然繁殖率非常低,由於牛樟的樹形高大,花果又長在樹冠上層,在種子還沒成熟之前,大多已被鳥類等動物吃完,有掉落下來的,也因為過厚的枯枝落葉而不易著土發芽,就算有著土發芽,也因光照不足等因素而么折,所以在野地裡不易見到牛樟的小苗,牛樟的自然繁殖主要靠基部長出來的萌蘗,有鑒於牛樟芝的需求日益增加,國寶級的牛樟樹也需要積極保護,一些生技業者開始進行牛樟的復育,農委會林務局也積極輔導業者租地造林,但牛樟不論是用種子實生繁殖或扦插繁殖都不容易,經過多年的努力,克服了技術上的困難,現已有多處地方成功造林。
牛樟
牛樟
(2021.4.4 自然科學博物館)

牛樟小檔案

分類:樟科(Lauraceae)\樟屬
學名:Cinnamomum kanehirae Hayata
別名:冇樟(台灣)、冇木、牛樟木、樟牛、沈水樟、水樟、臭樟、黃樟樹
英文:Stout Camphor Tree
原產地:台灣特有種
生長環境:分部於平地至中海拔約1700公尺山區,生長在叢林內、山谷或開闊地
生長習性:常綠大喬木
株高:可達30公尺,胸徑可達30至60公分或更粗
根莖:樹皮茶褐色,表面粗糙,常有縱裂紋;小枝條帶黃綠色
  單葉,互生,革質;卵形、橢圓形、卵狀橢圓形;基部圓或楔形至寬楔形,先端尖,常具短尾尖;全緣
  葉長約8至11公分,寬約4至5.5公分;葉柄長約0.8至2.3公分,光滑無毛;無托葉
  頂芽卵球形,長約0.6公分,寬約0.5公分;芽鱗呈覆瓦狀緊密排列,寬卵圓形,先端鈍或具小突尖,外被褐色絹狀短柔毛
  葉表面綠色,具有光澤,背面顏色較淡;兩面光滑無毛;幼葉紅色;落葉紅色
  側脈羽狀或不明顯三出脈
  兩性花,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
  花具梗,長約0.5至0.8公分;花開放時花冠直徑約0.5至0.6公分
  花被片6枚,白色,基部合生筒狀,果時增厚成果托;2輪,近相等,長橢圓形,長約0.2至0.3公分,早落,外面平滑,內面側具毛茸
  雄蕊
→完全雄蕊9枚,3輪,花藥4室,瓣裂
→第1、2輪花絲長約0.1至0.2公分,無腺體,基部具絨毛,花藥室內向
→第3輪花絲具腺體,基部具絨毛,腺體近無柄,花藥室外向
→退化雄蕊3枚,箭形,位於最內輪
  雌蕊心皮1枚,花柱1枚,柱頭頭狀;子房1室,上位,頂生胎座
果實:核果,扁倒圓錐形或扁圓球形,長約1至1.2公分,直徑約1.2公分,基部具長約0.9公分之壺形肉質果托;核果成熟時紫黑色;核果內具種子1粒
花果期: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牛樟為台灣特有種植物,分布於平地至中海拔約1700公尺山區,生長在叢林內、山谷或開闊地,目前已被列為「EN」(瀕危)維管束植物。
牛樟
牛樟
(2021.1.9 自然科學博物館)

 為常綠大喬木。
牛樟
牛樟
(2021.1.9 自然科學博物館)

 株高可達30公尺。
牛樟
牛樟
(2021.6.13 自然科學博物館)

 胸徑可達30至60公分或更粗。
牛樟的樹幹
牛樟的樹幹
(2021.1.9 自然科學博物館)

 樹皮茶褐色。
牛樟的樹幹
牛樟的樹幹
(2021.1.9 自然科學博物館)

 樹幹表面粗糙,常有縱裂紋。
牛樟的樹幹
牛樟的樹幹
(2021.1.9 自然科學博物館)

 小枝條帶黃綠色。
牛樟的小枝條
牛樟的小枝條
(2021.1.9 自然科學博物館)

 葉為單葉,互生。
牛樟的葉序
牛樟的葉序
(2021.1.9 自然科學博物館)

 葉革質;卵形、橢圓形、卵狀橢圓形;基部圓或楔形至寬楔形,先端尖,常具短尾尖;全緣;表面綠色,具有光澤。
牛樟的葉
牛樟的葉
(2021.1.9 自然科學博物館)


 葉長約8至11公分,寬約4至5.5公分;葉柄長約0.8至2.3公分,光滑無毛;無托葉。
牛樟的葉
牛樟的葉
(2021.1.9 自然科學博物館)

 頂芽卵球形,長約0.6公分,寬約0.5公分;芽鱗呈覆瓦狀緊密排列,寬卵圓形,先端鈍或具小突尖,外被褐色絹狀短柔毛。
牛樟的頂芽
牛樟的頂芽
(2021.4.4 自然科學博物館)

 幼葉紅色。
牛樟的幼葉
牛樟的幼葉
(2021.4.4 自然科學博物館)

牛樟的幼葉
牛樟的幼葉
(2021.4.4 自然科學博物館)

 落葉紅色。
牛樟的落葉
牛樟的落葉
(2021.1.9 自然科學博物館)

 葉背面顏色較淡;兩面光滑無毛;側脈羽狀或不明顯三出脈。
牛樟的葉(背面)
牛樟的葉(背面)
(2021.1.9 自然科學博物館)


 花為兩性花,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
牛樟的花序
牛樟的花序
(2021.4.4 自然科學博物館)

 花具梗,長約0.5至0.8公分。
牛樟的花序
牛樟的花序
(2021.4.4 自然科學博物館)

 花被片6枚,白色,基部合生筒狀,果時增厚成果托;2輪,近相等,長橢圓形,長約0.2至0.3公分,早落,外面平滑,內面側具毛茸。
牛樟的花
牛樟的花
(2021.4.4 自然科學博物館)

 完全雄蕊9枚,3輪,花藥4室,瓣裂。退化雄蕊3枚,箭形,位於最內輪。
牛樟的花
牛樟的花
(2021.4.4 自然科學博物館)

 雌蕊心皮1枚,花柱1枚,柱頭頭狀;子房1室,上位,頂生胎座。
牛樟的花
牛樟的花
(2021.4.4 自然科學博物館)

 果實為核果。
牛樟的果實
牛樟的果實
(2021.5.1 自然科學博物館)


 核果扁倒圓錐形或扁圓球形,長約1至1.2公分,直徑約1.2公分,成熟時紫黑色;核果內具種子1粒。
牛樟的果實
牛樟的果實
(2021.5.1 自然科學博物館)

 核果基部具長約0.9公分之壺形肉質果托。
牛樟的果實
牛樟的果實
(2021.5.1 自然科學博物館)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