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秧雞若從正面看,自額頭、頰、喉部、胸部到上腹部都是白色的,因而得名,另有別名叫白胸秧雞。牠們常在清晨和黃昏時發出「苦啊~苦啊~」的叫聲,所以有又苦惡鳥、苦雞母(台語)、臭屁股仔(台語)的別名。
白腹秧雞為一夫一妻制,繁殖期在3至7月,會用稻草、蘆葦、莢白、菖蒲等築巢於水域附近的灌木叢、草叢或淹水的稻叢中,鳥巢呈淺盤狀或杯狀,內部還墊有細草、植物纖維及羽毛等,每窩產卵約4至7粒,通常為4粒,由親鳥輪流孵卵及餵食。
白腹秧雞雌雄同色,但繁殖期時雄鳥上嘴基的紅色部分比雌鳥大且鮮艶。幼鳥的嘴及腳為褐色,背面黑褐色,腹部則為污白色。
白腹秧雞
(2017.11.3 新月橋下大漢溪河畔)
白腹秧雞小檔案:
◆ | 分類:秧雞科(Rallidae)\苦惡鳥屬 | |
◆ | 學名:Amaurornis phoenicurus | |
◆ | 別名:白胸秧雞、苦惡鳥、苦雞母(台語)、臭屁股仔(台語) | |
◆ | 英文:White-breasted Waterhen | |
◆ | 頻度:★★★ | |
◆ | 棲地環境: 平地至低海拔地區的河岸、沼澤、溼地、池溏、溝渠、稻田等水域或灌叢地帶 | |
◆ | 生活習性: 常於淺水區或浮水植物上活動,常單獨或成對行動,遇干擾即隱入草叢或灌叢裡,不善飛行 | |
◆ | 食物:植物之嫩芽、種子、水生昆蟲、螺、小魚等 | |
◆ | 叫聲:「苦啊~苦啊~」 | |
◆ | 特徵 | |
》 | 大小:體長約28至33公分 | |
》 | 虹膜:紅褐色 | |
》 | 嘴:黃綠色,上嘴基紅色,在繁殖期時雄鳥比雌鳥大且鮮豔 | |
》 | 額、頰、喉、胸、上腹:白色 | |
》 | 下腹及尾下覆羽:紅褐色 | |
》 | 背:黑色 | |
》 | 尾:短 | |
》 | 腳:橘黃色 |
白腹秧雞喜歡住在水域的環境,如河岸、沼澤、溼地、池溏、溝渠、稻田等。
白腹秧雞
(2017.11.3 新月橋下大漢溪河畔)
常於淺水區或浮水植物上行走覓食。
白腹秧雞
(2017.11.3 新月橋下大漢溪河畔)
以植物之嫩芽、種子、水生昆蟲、螺、小魚等為食。
白腹秧雞
(2017.11.3 新月橋下大漢溪河畔)
行走時會不停的抽動尾羽。
白腹秧雞
(2017.11.3 新月橋下大漢溪河畔)
白腹秧雞
(2017.11.3 新月橋下大漢溪河畔)
額、頰、喉、胸、上腹皆為白色。
白腹秧雞
(2017.11.3 新月橋下大漢溪河畔)
下腹及尾下覆羽為紅褐色。
白腹秧雞
(2017.11.3 新月橋下大漢溪河畔)
背部為黑色。
白腹秧雞
(2017.11.3 新月橋下大漢溪河畔)
腳橘黃色,尾巴很短。
白腹秧雞
(2017.11.3 新月橋下大漢溪河畔)
白腹秧雞
(2017.11.3 新月橋下大漢溪河畔)
白腹秧雞
(2017.11.3 新月橋下大漢溪河畔)
白腹秧雞
(2017.11.3 新月橋下大漢溪河畔)
白腹秧雞
(2017.11.3 新月橋下大漢溪河畔)
白腹秧雞
(2017.11.3 新月橋下大漢溪河畔)
白腹秧雞
(2017.11.3 新月橋下大漢溪河畔)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