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水龍骨

 大多數的蕨類植物都生活在較蔭暗且潮溼的地方,水分的取得較為容易,然而有一些蕨類喜歡著生於岩石或高高的樹幹上,水分的取得不易,為了適應這種艱困的環境,必須有其抗旱之道,一般都會在葉片與莖或羽片與葉軸的交界處發展出關節的構造,遇長期乾旱時,葉片或羽片就一一脫落,以減少水分的散失,大部分水龍骨科、骨碎補科及腎蕨科的蕨類都有此機制。

 台灣水龍骨除了前述關節的機制外,還有一個全世界極為罕見的構造,可用來對抗乾旱,那就它那粉綠色肉質莖,除了可以貯存水分及養分外,呈粉綠色表示含有葉綠素,可以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當久旱不雨時,台灣水龍骨的葉子一片片的掉落,最後可能只剩下根及莖,此時莖則持續行光合作用,維持植株的生命,等到雨季來臨,新葉片就開始長出來。
台灣水龍骨
台灣水龍骨
(2014.9.3 拉拉山)

台灣水龍骨的個蕨資料:
學名:Polypodiodes formosana (Baker) Ching
分類:水龍骨科\水龍骨屬
生長環境:低海拔至中海拔半遮蔭之樹幹或岩石上
頻度:★★★★
生長習性:地生
根莖:長匍匐狀,莖呈粉綠色,幼嫩時有窗格狀鱗片,但早淍。
葉柄:長可達20公分
葉片
  長橢圓形至披針形,一回羽狀深裂
  長可達60公分,寬可達16公分
  正背面均有鱗片及細毛
裂片
  最基部之裂片反折呈八字形
  側裂片長可達8公分,寬約1至2公分
  沒有頂羽片
葉脈 :具網狀及游離脈,位於裂片中脈兩側之兩排網眼,其內具有一條單一或分叉(通常為分叉)的游離小脈
孢子囊群 :圓形,著生於前述之游離小脈末端
觀察特徵
  粉綠色的莖
  葉片一回羽狀深裂,外形像魚骨頭
  沒有頂羽片


 台灣水龍骨是低海拔至中海拔常見的蕨類,喜歡生長在林下的樹幹或岩石上。
台灣水龍骨
台灣水龍骨
(2016.10.3 台北市景美山)

 長在岩壁上的台灣水龍骨。
台灣水龍骨
台灣水龍骨
(2016.11.19 新北市烏來)

 長在樹幹上的台灣水龍骨。
台灣水龍骨
台灣水龍骨
(2016.11.19 新北市烏來)

 莖長匍匐狀,肉質,顏色呈粉綠色,沒有鱗片保護(幼嫩的莖有窗格狀鱗片,但早淍),除了可以貯存水分及養分外,還可以像葉片一樣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在遇到長期乾旱時,葉片都掉光了,根莖就負起維持生命的重責大任,等到雨季來了,新葉就開始長出。
台灣水龍骨的匍匐莖
台灣水龍骨的匍匐莖
(2016.5.20 宜蘭縣仁山植物園)

台灣水龍骨的匍匐莖
台灣水龍骨的匍匐莖
(2016.5.20 宜蘭縣仁山植物園)

 葉柄基部與莖的連接處具有關節。
台灣水龍骨
台灣水龍骨
(2016.5.20 宜蘭縣仁山植物園)

 莖上有一個個的小凸起,是葉片脫落後所留下來的,稱為「葉足」,葉足的斷面則稱為「葉痕」。其幼嫩的根莖具有窗格狀之鱗片,但早淍。
台灣水龍骨
台灣水龍骨
(2016.5.20 宜蘭縣仁山植物園)

台灣水龍骨
台灣水龍骨
(2016.5.20 宜蘭縣仁山植物園)


 葉長橢圓形至披針形,一回羽狀深裂,沒有顯著的頂羽片,最基部的裂片反折呈八字型。
台灣水龍骨
(2016.10.3 台北市景美山)

台灣水龍骨
台灣水龍骨
(2016.11.19 新北市烏來)

 同時具有網狀及游離的葉脈,位於裂片中脈兩側之兩排網眼,其內還具有一條單一或分叉(多為單一)的游離小脈。
台灣水龍骨的葉脈
台灣水龍骨的葉脈
(2016.11.19 新北市烏來)

台灣水龍骨的葉脈
(2016.11.19 新北市烏來)

 孢子囊群圓形,著生於裂片中脈兩側之兩排網眼內的游離小脈頂端,沒有孢膜保護。
台灣水龍骨的葉脈及孢子囊群
台灣水龍骨的葉脈及孢子囊群
(2016.5.20 宜蘭縣仁山植物園)

台灣水龍骨的孢子囊群
台灣水龍骨的孢子囊群
(2016.5.20 宜蘭縣仁山植物園)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