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燦爛黛粉葉(Dieffenbachia seguine 'Sparkles')

 星光燦爛黛粉葉屬天南星科黛粉葉屬,為園藝雜交種,其葉上表面綠色,散生綠白色塊斑及斑點如星光點點,因而得名。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約30至60公分,葉比花美,在台灣是常見的觀葉植物。

 星光燦爛黛粉葉性喜較高溼度環境,稍耐旱,肉質根不耐水澇;喜半遮蔭日照,耐陰,忌強烈日光直射,可當室內盆栽,置於室內時應放在光線充足之明亮處;黛粉葉屬的植物全株具有毒之草酸鈣乳汁,皮膚接觸後會紅腫搔癢,誤食會導致咽喉疼痛甚至麻痹而無法說話,所以又被稱為「啞蕉」,放在室內觀賞時須注意勿讓小孩或小動物誤食,平時的修剪等園藝作業也應注意防範;繁殖可採分株法,其地下莖會萌生吸芽,可行分株繁殖;亦可採扦插法,切下約7至10公分,含2至3節之地上莖,待傷口完全乾燥後,插入土中即可發根。
星光燦爛黛粉葉
星光燦爛黛粉葉
(2023.5.15)

星光燦爛黛粉葉小檔案
分類:天南星科(Araceae)\黛粉葉屬
學名:Dieffenbachia seguine 'Sparkles'
別名:星光燦爛萬年青、花葉黛粉葉、噴雪黛粉葉、閃耀黛粉、斑葉黛粉葉
英文:黛粉葉通稱 Dumbcane、Dumbplant、Mother-in-law's Tongue Plant、Tuftroot
原產地:園藝雜交種
生長環境:喜較高溼度,喜半遮蔭日照,耐陰,可當室內植物,忌強烈日光直射
生長習性: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
株高:30至60公分
根莖:莖直立,肉質,直徑可達2至2.3公分,無分枝,葉掉落後可見明顯之莖節;地下莖會萌生吸芽,可行分株繁殖,地上莖莖節處易生根,亦可行扦插繁殖;全株具有毒之草酸鈣乳汁
  單葉,輪狀互生於莖頂呈叢生狀;紙質;長橢圓形,基部略呈心形,先端銳尖或具小尾尖;全緣
  葉長約8至18公分,寬約4至7.5公分;葉柄長約1公分,基部以下呈鞘狀,長約4至10公分,白色
  葉上表面綠色,具綠白色塊斑及斑點
  葉脈羽狀,中肋白色,側脈多數,每邊可達20條以上,中肋與側脈於下表面隆起
  單性花,雌雄同株;肉穗花序,頂生,花葶長約1.5至3公分
  肉穗花序外面具佛焰苞,綠色,長約10至16公分
  →肉穗花序長約10至16公分,直徑約0.5至0.8公分
→雄花序在上,長約5至7公分
→雌花序在下,長約5至7公分;雌花花被片4枚,白色,花柱極短;子房上位,近圓球形
→中間常有1至2公分散生中性花或無花
果實:漿果
花果期:初夏5月
 星光燦爛黛粉葉為常見的園藝觀葉植物。
星光燦爛黛粉葉
星光燦爛黛粉葉
(2024.5.30)

 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株高可達約30至60公分。
星光燦爛黛粉葉
星光燦爛黛粉葉
(2024.5.30)

 莖直立,肉質,直徑可達2至2.3公分,無分枝,葉掉落後可見明顯之莖節;地下莖會萌生吸芽,可行分株繁殖,地上莖莖節處易生根,亦可行扦插繁殖。
星光燦爛黛粉葉的莖
星光燦爛黛粉葉的莖
(2024.5.30)

 葉為單葉,輪狀互生於莖頂呈叢生狀。
星光燦爛黛粉葉的葉序
星光燦爛黛粉葉的葉序
(2023.5.15)

 葉柄長約1公分,基部以下呈鞘狀,長約4至10公分,白色。
星光燦爛黛粉葉的葉柄
星光燦爛黛粉葉的葉柄
(2024.5.30)

 葉紙質;長橢圓形,葉長約8至18公分,寬約4至7.5公分;基部略呈心形,先端銳尖或具小尾尖;全緣。
星光燦爛黛粉葉的葉
星光燦爛黛粉葉的葉
(2023.5.15)

 葉上表面綠色,具綠白色塊斑及斑點。
星光燦爛黛粉葉的葉
星光燦爛黛粉葉的葉
(2023.5.15)

 葉脈羽狀,中肋白色,側脈多數,每邊可達20條以上,中肋與側脈於下表面隆起。
星光燦爛黛粉葉的葉(下表面)
星光燦爛黛粉葉的葉(下表面)
(2024.5.30)

 花為單性花,雌雄同株;肉穗花序,頂生,花葶長約1.5至3公分。
 肉穗花序外面具佛焰苞,綠色,長約10至16公分。
 肉穗花序長約10至16公分,直徑約0.5至0.8公分。
 雄花序在上,雌花序在下,長約5至7公分,中間常有1至2公分散生中性花或無花。
星光燦爛黛粉葉的肉穗花序
星光燦爛黛粉葉的肉穗花序
(2023.5.15)

 雄花序長約5至7公分。
星光燦爛黛粉葉的雄花
星光燦爛黛粉葉的雄花
(2023.5.15)

 凋萎的雄花。
星光燦爛黛粉葉的雄花序
星光燦爛黛粉葉的雄花序
(2023.5.15)

 雌花序長約5至7公分。
星光燦爛黛粉葉的雌花序
星光燦爛黛粉葉的雌花序
(2023.5.15)

 雌花花被片4枚,白色,花柱極短;子房上位,近圓球形。
星光燦爛黛粉葉的雌花
星光燦爛黛粉葉的雌花
(2023.5.15)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