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葉耳蕨

 鞭葉耳蕨屬鱗毛蕨科耳蕨屬,原產於日本、韓國,為台灣原生蕨類植物,分布於中海拔林下之土坡上,為地生型蕨類,具短直立莖或短斜生莖,植株呈叢生狀。鞭葉耳蕨也是一種「會走路的蕨」,其部分葉片之葉軸先端延長成鞭狀,末端可長出不定芽,不定芽越長越大而向下垂,落地後生根形成新植株,因而得名,也是本種的特徵。
鞭葉耳蕨
鞭葉耳蕨
(2022.3.29 台北植物園)

鞭葉耳蕨個蕨資料
分類:鱗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耳蕨屬
學名:Polystichum lepidocaulon (Hook.) J. Sm.
別名:鞭葉蕨
英文:Scale-stem Cyrtomidictyum
原產地:台灣、中國、日本、韓國
生長環境:中海拔林下土坡上
生長習性:地生
植株:叢生狀;株高約28至48公分
根莖:莖短直立或斜生,密被寬卵形褐色鱗片
葉柄:長約12至25公分,密被寬卵形褐色鱗片
  葉片
→披針形,一回羽狀複葉
→長約20至30公分,寬約5至7公分
→葉軸上表面具溝,下表面被寬卵形褐色鱗片
→部分葉片之葉軸先端延長成鞭狀,末端具不定芽,可長出新植株
  羽片
→軟革質;鐮刀形;全緣;基部朝上一側具耳狀突起
→長約3至7公分,寬約0.7至2公分;無柄或近乎無柄
→上表面光滑,下表面具鱗片
  葉脈:游離,分叉
孢子囊群
  孢子囊群不規則散生於羽軸兩側之葉脈上
  孢膜圓形,盾狀,著生於葉脈上,早凋


 鞭葉耳蕨為台灣原生蕨類植物,生長在中海拔林下土坡上,為地生型蕨類;植株叢生狀,株高約28至48公分。
鞭葉耳蕨
鞭葉耳蕨
(2022.3.29 台北植物園)

 莖短直立或斜生,密被寬卵形褐色鱗片。
鞭葉耳蕨
鞭葉耳蕨
(2022.3.29 台北植物園)

 葉柄長約12至25公分,密被寬卵形褐色鱗片。
鞭葉耳蕨的葉柄
鞭葉耳蕨的葉柄
(2022.3.29 台北植物園)

 葉披針形,一回羽狀複葉。
鞭葉耳蕨的葉
鞭葉耳蕨的葉
(2022.3.29 台北植物園)

 葉為一回羽狀複葉。
鞭葉耳蕨的葉
鞭葉耳蕨的葉
(2022.3.29 台北植物園)

 葉長約20至30公分,寬約5至7公分。
鞭葉耳蕨的葉
鞭葉耳蕨的葉
(2022.3.29 台北植物園)

 葉軸上表面具溝,下表面被寬卵形褐色鱗片。
鞭葉耳蕨的葉軸(上表面)
鞭葉耳蕨的葉軸(上表面)
(2022.3.29 台北植物園)


 部分葉片之葉軸先端延長成鞭狀,末端具不定芽。
鞭葉耳蕨的葉
鞭葉耳蕨的葉
(2022.3.29 台北植物園)

 不定芽可長出新植株。
鞭葉耳蕨的不定芽
鞭葉耳蕨的不定芽
(2022.3.29 台北植物園)

鞭葉耳蕨的不定芽
鞭葉耳蕨的不定芽
(2022.3.29 台北植物園)

鞭葉耳蕨的不定芽
鞭葉耳蕨的不定芽
(2022.3.29 台北植物園)

 羽片軟革質;鐮刀形;全緣;基部朝上一側具耳狀突起;葉長約3至7公分,寬約0.7至2公分;無柄或近乎無柄。
鞭葉耳蕨的羽片
鞭葉耳蕨的羽片
(2022.3.29 台北植物園)

 上表面光滑,下表面具鱗片。
鞭葉耳蕨的羽片(下表面)
鞭葉耳蕨的羽片(下表面)
(2022.3.29 台北植物園)

 葉脈游離,分叉。
鞭葉耳蕨的葉脈
鞭葉耳蕨的葉脈
(2022.3.29 台北植物園)

 孢子囊群不規則散生於羽軸兩側之葉脈上。
鞭葉耳蕨的孢子囊群
鞭葉耳蕨的孢子囊群
(2022.3.29 台北植物園)

 孢膜圓形,盾狀,著生於葉脈上,早凋。
鞭葉耳蕨的孢子囊群
鞭葉耳蕨的孢子囊群
(2022.3.29 台北植物園)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