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崖海棠原產於台灣、印度、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海南島,以前歸屬於金絲桃科(Guttiferae)胡桐屬(Calophyllum),在「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裡稱為「胡桐」,第二版才稱為「瓊崖海棠」。目前胡桐屬已歸為胡桐科(Calophyllaceae),而金絲桃科的學名則為「Hypericaceae」。
瓊崖海棠為台灣原生植物,花具有香味,原生於恆春半島及蘭嶼之海岸附近,所以也算是濱海樹種,由於是台灣原生的植物,全台各地的公園、植物園等也常有種植做為景觀樹,其未熟果實為綠色,可加糖醃製食用,成熟果實褐色,可生食,具甜味。瓊崖海棠木材質地堅實、緻密,耐磨損及海水浸泡且不受蟲蛀食,可做為家具及船鑑之用材。
瓊崖海棠
(2020.6.20 台北植物園)
瓊崖海棠小檔案
◆ | 分類:胡桐科(Calophyllaceae)\胡桐屬 | |
◆ | 學名:Calophyllum inophyllum L. | |
◆ | 別名:紅厚殼、胡桐、瓊崖海棠樹、君子樹、海棠樹、海棠木、海棠果 | |
◆ | 英文:Alexandrian Laurel、Kalofilum Kathing、Indiapoon Beatyleaf、Beach calophyllum | |
◆ | 原產地:台灣、印度、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海南島;台灣主要分布於恆春半島及蘭嶼之海岸附近 | |
◆ | 生長環境:海岸附近 | |
◆ | 生長習性:常綠大喬木 | |
◆ | 株高:可達20公尺以上 | |
◆ | 根莖:樹幹直徑可達40至60公分;樹皮淡灰色,具明顯龜裂紋;小枝斜上昇或直立,幼時為四稜形,後變為圓柱形,光滑無毛 | |
◆ | 葉 | |
》 | 單葉,十字對生,厚革質;橢圓形、長橢圓形至倒卵形,基部闊楔形,先端鈍或圓,偶微凹;全緣 | |
》 | 葉長約10至18公分,寬約5至10公分 | |
》 | 葉柄粗壯,由基部向前端漸寬,長約1至2.5公分,光滑無毛 | |
》 | 葉表面綠色,具有光澤;背面顏色較淡 | |
》 | 葉中肋於背面隆起;側脈多數,羽狀,平行,幾乎與中脈垂直 | |
◆ | 花 | |
》 | 兩性花,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腋生,花序長約8至15公分,具花約8至12朵,花序軸光滑無毛 | |
》 | 花冠白色,開放時直徑約2至3公分,具有香味 | |
》 | 花具梗,白色,長約1.5至4.5公分,光滑無毛 | |
》 | 花萼4至6枚,白色,花瓣狀,圓形或倒卵形,長約0.3至1公分,寛約0.25至0.6公分,先端圓 | |
》 | 花瓣4至6枚,白色,倒卵形,長約1至1.3公分,寬約0.6至0.8公分,先端鈍 | |
》 | 雄蕊多數,花絲細長,常合生成4至6束,基部合生且與花瓣相連;花藥黃色,長橢圓形,長約0.1至0.15公分 | |
》 | 雌蕊花柱細長,白色,彎曲,光滑無毛,宿存;柱頭膨大;子房紅色,球形,直徑約 0.3至0.4公分,光滑無毛,上位,1室,胚珠1枚 | |
◆ | 果實 | |
》 |
核果,球形,下垂,直徑約3至4.5公分,具長梗,外果皮肉質;未熟果實綠色,成熟時褐色,可漂浮於水面上 |
|
》 | 核果內具球形種子1粒,直徑約2.5至3公分,種皮堅硬 | |
◆ | 花果期:盛花期夏季約6至7月;果期秋季至初冬約9至11月 |
瓊崖海棠為台灣原生植物,主要分布於恆春半島及蘭嶼之海岸附近,全台各地的公園、植物園等也常有種植做為景觀樹。
瓊崖海棠
(2020.6.20 台北植物園)
瓊崖海棠
(2020.6.20 台北植物園)
瓊崖海棠的樹幹
(2020.6.20 台北植物園)
葉為單葉,十字對生。
葉柄粗壯,由基部向前端漸寬,長約1至2.5公分,光滑無毛。
瓊崖海棠的葉柄
(2020.10.14 台北植物園)
葉厚革質;橢圓形、長橢圓形至倒卵形,基部闊楔形,先端鈍或圓,偶微凹;全緣,表面綠色;葉長約10至18公分,寬約5至10公分。
瓊崖海棠的葉(正面)
(2020.10.14 台北植物園)
葉背面顏色較淡。
瓊崖海棠的葉(背面)
(2020.10.14 台北植物園)
中肋於背面隆起;側脈多數,羽狀,平行,幾乎與中脈垂直。
瓊崖海棠的葉脈
(2020.10.14 台北植物園)
瓊崖海棠的花序
(2020.6.20 台北植物園)
瓊崖海棠的花
(2020.7.1 台北植物園)
瓊崖海棠的花
(2020.7.1 台北植物園)
瓊崖海棠的花
(2020.7.1 台北植物園)
瓊崖海棠的花
(2020.7.1 台北植物園)
瓊崖海棠的花
(2020.7.1 台北植物園)
瓊崖海棠的蒴果
(2020.10.14 台北植物園)
瓊崖海棠的蒴果
(2020.10.14 台北植物園)
瓊崖海棠的蒴果
(2020.10.14 台北植物園)
瓊崖海棠的種子
(2020.10.14 台北植物園)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