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蘇鐵

 台東蘇鐵屬蘇鐵科蘇鐵屬,若再往上推,則是屬於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指種子植物中,胚珠在一開放的孢子葉上邊緣或葉面的植物,孢子葉通常排列成圓椎形,裸子植物的名稱源自希臘語「gymnospermos」,意思是「裸露的種子」,因其胚珠外圍無子房壁保護,胚珠裸露在外,故稱為裸子植物。(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台灣的蘇鐵科植物主要有本種及蘇鐵,只有台東蘇鐵有野生的植株,蘇鐵則是引進的園藝植物,兩者在外觀上極為相似,在「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裡有說明蘇鐵的「葉短,不或偶爾略扭曲,小葉的邊緣明顯反捲,可與本種區別」。野生的台東蘇鐵分布於台東清水及海岸山脈東側近泰源的山地,生長在排水良好的石塊地上及溪流兩岸,目前已被列為國家極危的植物,此外,它還是台灣特有種植物,所以農委會在1988年將之公告為「珍貴稀有植物」加以保護,目前在台東縣有紅葉村的台東蘇鐵自然保留區及海岸山脈台東蘇鐵自然保護區。

 台東蘇鐵既是台灣特有種植物,為何不取名為「台灣蘇鐵」呢?原來這其中有一陰錯陽差的故事,在維基百科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的一篇專題文章等有詳盡的介紹,大意如下:早在18世紀,台灣自然研究史開拓時期非常重要的一位英國博物學家Swinhoe,曾將其採集的部分標本送到Dr. Hance的標本館,到了1893年,英國人William Carruthers根據其中一張只有少數葉子及三片苞子葉的標本,將該植物命名發表為「台灣蘇鐵」(Cycas taiwaniana),此後凡採自台灣的蘇鐵標本全部都被鑑定為「台灣蘇鐵」,而且這種蘇鐵在中國大陸的廣東、福建一帶也有,這樣一直被沿用了一百多年。直到1994年才被台灣的沈中稃博士與中央研究院植物學研究所(今稱「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的鄒稚華副研究員,及澳洲新南威爾斯國家標本館的Hill博士與中國科學院的陳家瑞博士共同發現,產於台灣台東的蘇鐵與「台灣蘇鐵」其實是不同品種。為何會這樣?經前述四位查證,發現原來問題出在最早由Swinhoe送到Dr. Hance標本館的那份標本,上面寫著「Swinhoe採自台灣」的標籤,其實並非Swinhoe所寫,而是後來Dr. Hance自己加上去的,他誤以為標本是Swinhoe從台灣採集來的,結果變成現在所稱的「台東蘇鐵」指的是產於台東的台灣特有種蘇鐵,學名為Cycas taitungensis C. F. Shen, K. D. Hill, C. H. Tsou & C. J.Chen,除使用原生地命名外,也包含了上述發現者的名字,而「台灣蘇鐵」(Cycas taiwaniana)指的反而是廣東、福建一帶的蘇鐵了。
台東蘇鐵
台東蘇鐵
(2018.8.1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台東蘇鐵小檔案
分類:蘇鐵科(Cycadaceae)\蘇鐵屬
學名:Cycas taitungensis C. F. Shen, K. D. Hill, C. H. Tsou & C. J.Chen
別名:台灣蘇鐵、台灣鳳尾蕉、海鐵鷗
英文:Taiwan Sago Palm, Prince Sago
原產地:台灣特有種植物
生長環境:台東清水及海岸山脈東側近泰源之山地,生長在排水良好的石塊地上及溪流兩岸,其他地方如植物園、遊樂區等也有零星種植
生長習性:多年生常綠灌木
株高:可達約4.5公尺
枝幹:樹幹圓柱形,表面密被葉柄殘留之葉痕
  一回羽狀複葉,線狀長橢圓形,螺旋狀排列叢生於莖頂,常呈不規則捲曲,葉片連葉柄可達2公尺,基部楔形,先端鈍,葉柄基部宿存
  小葉硬革質,互生,線形,長約10至20公分,寬約0.4至0.8公分,近葉柄基部之小葉退化成刺狀;全緣,邊緣平展或略為反捲;表面深綠色,具光澤,背面淡綠色具鏽色毛茸
單性花,雌雄異株,頂生
  雄花毬長圓錐柱形,長可達約50公分,徑可達約9至10公分,具雄蕊多數,長約2.5至4.5公分,寬約1.5至1.8公分,呈密覆瓦狀排列,外被棕色絨毛,下面具多數花粉囊
  雌花毬長可達約25公分,徑可達約20公分,由大孢子葉於莖頂螺旋狀排列成半球形,前方孢子葉扁平呈闊卵形,邊緣羽狀分裂,裂片銳尖成刺狀,後方孢子葉呈柄狀,柄之前方兩側共具胚珠3至5粒
果實:毬果,種子核果狀,扁狀之闊橢圓形或倒卵形,長約4至5公分,寬約3公分,外種皮成熟時為朱紅色
花果期:花期春末至初夏;果期夏至秋季


 台東蘇鐵為台灣特有種植物,分布於台東清水及海岸山脈東側近泰源之山地,生長在排水良好的石塊地上及溪流兩岸,數量稀少,屬國家極危物種,其他地方如植物園、遊樂區等有零星種植。位於台中市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裡的台東蘇鐵區有許多台東蘇鐵,就種在刻意營造的石塊地上,長得很茂盛,也是觀察台東蘇鐵的好地方。
台東蘇鐵
台東蘇鐵
(2018.8.1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為多年生常綠灌木。
台東蘇鐵
台東蘇鐵
(2018.7.9 台北植物園)

 株高可達約4.5公尺。
台東蘇鐵
台東蘇鐵
(2018.8.1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樹幹圓柱形,表面密被葉柄殘留之葉痕。
台東蘇鐵的莖
台東蘇鐵的莖
(2018.8.1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葉為一回羽狀複葉,線狀長橢圓形,螺旋狀排列叢生於莖頂,常呈不規則捲曲,葉片連葉柄可達2公尺,基部楔形,先端鈍。
台東蘇鐵的葉
台東蘇鐵的葉
(2018.8.1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台東蘇鐵的葉
台東蘇鐵的葉
(2018.7.18 新竹縣)

 小葉硬革質,互生,線形,長約10至20公分,寬約0.4至0.8公分。
台東蘇鐵的葉
台東蘇鐵的葉
(2018.8.1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近葉柄基部之小葉退化成刺狀。
台東蘇鐵的葉
台東蘇鐵的葉
(2018.7.18 新竹縣)

 表面深綠色,具光澤。
台東蘇鐵的小葉
台東蘇鐵的小葉
(2018.7.18 新竹縣)

 背面淡綠色,具鏽色毛茸。
台東蘇鐵的小葉
台東蘇鐵的小葉
(2018.7.9 台北植物園)

 邊緣平展或略為反捲,此點可做為與其相似種蘇鐵的辨識特徵,蘇鐵的小葉邊緣會向後反捲。
台東蘇鐵及蘇鐵的小葉
台東蘇鐵(圖上)及蘇鐵(圖下)的小葉

台東蘇鐵的小葉
台東蘇鐵的小葉
(2018.7.18 新竹縣)


 花為單性花,雌雄異株,頂生。
台東蘇鐵的雌花毬
台東蘇鐵的雌花毬
(2018.8.1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雌花毬長可達約25公分,徑可達約20公分,由大孢子葉於莖頂螺旋狀排列成半球形,前方孢子葉扁平呈闊卵形,邊緣羽狀分裂,裂片銳尖成刺狀,後方孢子葉呈柄狀,柄之前方兩側共具胚珠3至5粒。
台東蘇鐵的葉
台東蘇鐵的雌花毬
(2018.8.1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