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葉瘤足蕨

 倒葉瘤足蕨屬瘤足蕨科瘤足蕨屬,該科在全世界就這麼一個屬,台灣計有7種,性喜冷涼氣候,主要分布於中海拔地區,特別是時常會有雲霧飄渺的潮溼地。名為「瘤足」乃因該科蕨類的葉柄基部常可看到瘤狀突起的氣孔帶,另外台灣的瘤足科蕨類葉片都具有營養葉及孢子葉兩型。倒葉瘤足蕨還有幾項特徵:
 》營養葉最基部之羽片較短且向下反折成八字型,因此被稱為「倒葉」瘤足蕨。
 》營養葉頂端呈羽裂且漸縮。
 》葉柄表面是平的,因此橫切面呈三角形。
 》營養葉的裂片有鋸齒緣。
 》孢子囊群由葉緣反捲之假孢膜所包覆。
倒葉瘤足蕨
倒葉瘤足蕨
(2016.12.17 東眼山)

倒葉瘤足蕨個蕨資料:
學名:Plagiogyria falcata Copel.
分類:瘤足蕨科\瘤足蕨屬
生長環境:中海拔地區林下遮蔭、潮溼且富含腐植質的地方
頻度:★★★
生長習性:地生
根莖:具短直立莖
葉片:叢生,具營養葉及孢子葉兩型
  營養葉
 
→葉柄長可達23公分,橫切面呈三角形,基部可看到淺黃綠色的瘤狀氣孔帶
 
→葉片卵狀,一回羽狀深裂,長可達70公分,寬可達16公分
 
→葉背與葉表同色
 
→裂片具有鋸齒緣
 
→基部之裂片向下反折呈八字型
 
→葉片頂端羽裂且漸縮
  孢子葉
 
→葉柄長可達45公分
 
→一回羽狀複葉,葉片長可達70公分
 
→羽片窄線形,長可達5公分
 
→葉緣反捲形成假孢膜,成熟後扭曲
葉脈:裂片側脈游離且分叉
孢子囊群:著生於孢子葉羽片邊緣並由葉緣反捲之假孢膜所包覆
觀察特徵
  營養葉基部羽片向下反折成八字型
  孢子葉葉緣反捲形成假孢膜,成熟後扭曲


 倒葉瘤足蕨生長於中海拔地區林下遮蔭、潮溼且富含腐植質的地方。
倒葉瘤足蕨
倒葉瘤足蕨
(2016.12.17 東眼山)

倒葉瘤足蕨
倒葉瘤足蕨
(2016.12.17 東眼山)

 具短直立莖,葉爭叢生。
倒葉瘤足蕨的莖及葉柄
倒葉瘤足蕨的莖及葉柄
(2016.12.17 東眼山)

 葉柄表面是平的,因此橫切面呈三角形,基部可看到淺黃綠色的瘤狀氣孔帶。
倒葉瘤足蕨的莖及葉柄
倒葉瘤足蕨的莖及葉柄
(2016.12.17 東眼山)

倒葉瘤足蕨的莖及葉柄
倒葉瘤足蕨的莖及葉柄
(2016.12.17 東眼山)

 葉有營養葉及孢子葉兩型。
倒葉瘤足蕨的營養葉及孢子葉
倒葉瘤足蕨的營養葉及孢子葉
(2016.12.17 東眼山)

 營養葉卵狀,一回羽狀深裂。
倒葉瘤足蕨的營養葉
倒葉瘤足蕨的營養葉
(2016.12.17 東眼山)

倒葉瘤足蕨的營養葉
倒葉瘤足蕨的營養葉
(2016.12.17 東眼山)

 營養葉基部羽片像密毛小毛蕨那樣向下反折呈八字型。
倒葉瘤足蕨營養葉基部羽片
倒葉瘤足蕨營養葉基部羽片
(2016.12.17 東眼山)

 營養葉頂端羽裂且漸縮。
倒葉瘤足蕨營養葉頂端
倒葉瘤足蕨營養葉頂端
(2016.12.17 東眼山)

 營養葉裂片有鋸齒緣。
倒葉瘤足蕨營養葉的裂片
倒葉瘤足蕨營養葉的裂片
(2016.12.17 東眼山)


 裂片側脈游離且分叉。
倒葉瘤足蕨的葉脈
倒葉瘤足蕨的葉脈
(2016.12.17 東眼山)

 孢子葉為一回羽狀複葉,羽片窄線形,邊緣反捲形成假孢膜,成熟後扭曲。
倒葉瘤足蕨的孢子葉
(2016.12.17 東眼山)

 孢子葉的幼葉。
倒葉瘤足蕨的孢子葉
倒葉瘤足蕨的孢子葉
(2016.12.17 東眼山)

 孢子葉的幼葉。
倒葉瘤足蕨的孢子葉
倒葉瘤足蕨的孢子葉
(2016.12.17 東眼山)

倒葉瘤足蕨的孢子葉
倒葉瘤足蕨的孢子葉
(2016.12.17 東眼山)

 孢子葉羽片線形,邊緣反捲形成假孢膜。
倒葉瘤足蕨的孢子葉
倒葉瘤足蕨的孢子葉
(2016.12.17 東眼山)

倒葉瘤足蕨的孢子葉
倒葉瘤足蕨的孢子葉
(2016.12.17 東眼山)

 成熟後羽片會捲曲,看起來有點像博物館裡恐龍的骨架。
倒葉瘤足蕨的孢子葉
倒葉瘤足蕨的孢子葉
(2016.12.17 東眼山)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