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

 苦楝(楝)屬楝科楝屬,為台灣本土種原生喬木,生性強健,對環境不苛求,生長快速,所以常被種植當行道樹或做為防風用,其樹幹是優良的木材,可製槳或做為裝潢、傢俱的材料,另外,在中醫裡,其根、莖、樹皮、葉、花及種子皆可入藥,種子就是「 金鈴子」,不過,其根皮、莖皮及果實都有毒,不懂者不可亂吃,尤其是成熟的種子毒性最強,誤食會發生嘔吐、腹痛、暈眩、抽搐,甚至麻痺而死。苦楝的花期在春天,整顆樹會開滿淡紫色的花朵,若有好幾顆種在一起,場面就更為壯麗了。
苦楝
苦楝
(2016.4.9 關渡自然公園)

苦楝小檔案
分類:楝科(Meliaceae)\楝屬
學名:Melia azedarach L.
別名:楝、楝樹、紫花樹、苦楝、苦苓、森樹
英文:China berry、China berry tree、China tree、Persian lilac、Bead tree
原產地:台灣本島、中國、日本、印度、琉球
生長環境:平地至中海拔地區林緣、開闊地、公園等,亦常被植為行道樹
生長習性:落葉型喬木
株高:可達20公尺
樹幹:樹皮暗褐色或灰褐色,具淺縱裂紋
  二至三回羽狀複葉,長可達85公分
  小葉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對生,長可達5公分,寬約1.5至2公分,基部楔形,先端銳尖,有鋸齒緣
  兩性花,圓錐形花序,腋生,長可達25分
  花多數,淡紫色,花冠直徑約1.4至1.8公分
  花萼5裂,裂片三角形,長約0.3至0.5公分,先端銳尖
  花瓣長橢圓狀披針形,5至6枚,離生,呈覆瓦狀排列
  花盤環狀,雄蕊10枚,著生於裂片內側;雄蕊筒紫色至紫黑色,與花瓣等長
  子房著生於短花盤上,花柱短,藏於雄蕊筒內,柱頭頭狀
果實:核果,橢圓形,直徑約1至1.5公分,成熟時為黃色,內果皮木質化形成堅核,內具長條形黑褐色種子4粒
花果期:花期春季;果期夏至冬季,大約要到10至12月秋冬季節時才成熟變黃色


 苦楝常見於平地至低海拔地區,許多公園都有種植。
苦楝
苦楝
(2017.4.6 鹿角溪人工濕地)

苦楝
苦楝
(2017.4.6 鹿角溪人工濕地)

苦楝
苦楝
(2017.4.6 鹿角溪人工濕地)

苦楝
苦楝
(2017.4.6 鹿角溪人工濕地)

 為冬季落葉性喬木。
苦楝 (2018.3.3 打鳥埤人工溼地)
苦楝
(2018.3.3 打鳥埤人工溼地)

 樹幹直立,樹皮暗褐色或灰褐色,具淺縱裂紋。
苦楝的樹幹
苦楝的樹幹 
(2017.4.6 鹿角溪人工濕地)

苦楝
苦楝
(2017.4.6 鹿角溪人工濕地)

 葉為二至三回羽狀複葉,長可達85公分。
苦楝的葉
苦楝的葉
(2017.3.18 鹿角溪人工濕地)

 小葉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互生,長可達5公分,寬約1.5至2公分,基部楔形,先端銳尖,有鋸齒緣。
苦楝的葉
苦楝的葉
(2017.4.25 鹿角溪人工濕地)

苦楝的葉
苦楝的葉
(2017.3.18 鹿角溪人工濕地)


 花期在春季,花為兩性花,圓錐形花序,腋生,長可達25分。
苦楝樹的花序
苦楝樹的花序
(2017.4.6 鹿角溪人工濕地)

 花多數,淡紫色,花冠直徑約1.4至1.8公分。
苦楝的花
苦楝的花
(2017.3.18 鹿角溪人工濕地)

 花萼5裂,裂片三角形,長約0.3至0.5公分,先端銳尖。
苦楝的花
苦楝的花
(2017.3.18 鹿角溪人工濕地)

 花瓣長橢圓狀披針形,5至6枚,離生,呈覆瓦狀排列。
苦楝的花
苦楝的花
(2017.4.6 鹿角溪人工濕地)

 花盤環狀,雄蕊10枚,著生於裂片內側;雄蕊筒紫色至紫黑色,與花瓣等長;子房著生於短花盤上;花柱短,藏於雄蕊筒內,柱頭頭狀。
苦楝的花
苦楝的花
(2017.4.6 鹿角溪人工濕地)


 果實為核果,橢圓形,直徑約1至1.5公分,成熟時為黃褐色。
苦楝的核果
苦楝的核果
(2017.4.25 鹿角溪人工濕地)

苦楝的核果
苦楝的核果
(2017.4.25 鹿角溪人工濕地)

苦楝的核果
苦楝的核果
(2017.6.8 鹿角溪人工濕地)

 核果成熟時為黃色。
苦楝的核果
苦楝的核果
(2017.8.1 鹿角溪人工濕地)

苦楝的核果
苦楝的核果
(2017.8.1 鹿角溪人工濕地)

苦楝的核果
苦楝的核果
(2017.8.1 鹿角溪人工濕地)

 核果內果皮木質化形成質地非常堅硬的堅核。
苦楝的堅核
苦楝的堅核
(2017.8.1 鹿角溪人工濕地)

 去除乳白色假種皮後。
苦楝的堅核
苦楝的堅核
(2017.8.1 鹿角溪人工濕地)

 縱看堅核具有5個稜角。
苦楝的堅核
苦楝的堅核
(2017.8.1 鹿角溪人工濕地)

 橫切堅核,內有4顆種子。(真的很硬,得用鋸子慢慢切)
苦楝的堅核
苦楝的堅核
(2017.8.1 鹿角溪人工濕地)

 縱切堅核,種子長條形,黑褐色。
苦楝的種子
苦楝的種子
(2017.8.1 鹿角溪人工濕地)



`

尖葉耳蕨

 尖葉耳蕨屬鱗毛蕨科耳蕨屬,為台灣特有種蕨類,常見於海拔1000至2000公尺的中海拔地區,生長在林下半遮蔭且富含腐植質的地方,重要的特徵大概有:
 》莖直立,葉叢生。
 》葉柄及葉軸均密生褐色大型鱗片。
 》二回羽狀複葉。
 》小羽片有芒刺狀之鋸齒緣。
 》葉脈游離且分叉。
 》具圓形之孢膜,盾狀著生。
尖葉耳蕨
尖葉耳蕨
(2017.4.26 陽明山二子坪步道)

尖葉耳蕨個蕨資料:
學名:Polystichum parvipinnulum Tagawa
分類:鱗毛蕨科\耳蕨屬
生長環境:中海拔地區林下半遮蔭且富含腐植質之處
頻度:★★★
生長習性:地生
根莖:具短直立莖,密生鱗片
葉柄:長可達30公分,密生褐色之長橢圓形至寬橢圓形鱗片
葉片
  叢生,披針形,草質至革質,二回羽狀複葉
  長可達50公分,寬可達22公分
  葉軸密布褐色之披針形鱗片
羽片
  羽片線形,長可達12公分,寬可達2.5公分,先端漸尖
  最基部一對羽片朝下反折
  小羽片斜方形,長可達1.2公分,寬可達0.4公分,基部歪斜,頂端圓鈍,邊緣有芒刺狀之鋸齒
  小羽片基部朝上一側有耳狀之突尖,頂端有尖刺
葉脈:游離且分叉
孢子囊群:著生於脈上,孢膜圓形,盾狀著生
觀察特徵
  葉柄、葉軸均密生褐色之披針形鱗片
  小羽片邊緣有芒刺狀之鋸齒


 尖葉耳蕨是台灣特有種蕨類,常見於中海拔地區林下半遮蔭且富含腐植質的地方。
尖葉耳蕨
尖葉耳蕨
(2017.4.26 陽明山二子坪步道)

尖葉耳蕨
尖葉耳蕨
(2017.4.26 陽明山二子坪步道)

尖葉耳蕨
尖葉耳蕨
(2017.12.15 觀霧森林遊樂區)

尖葉耳蕨
尖葉耳蕨
(2017.12.15 觀霧森林遊樂區)

 具短直立莖,莖上密生褐色之披針形鱗片,葉叢生。
尖葉耳蕨的直立莖
尖葉耳蕨的直立莖
(2017.4.26 陽明山二子坪步道)

 葉柄長可達30公分。
尖葉耳蕨的葉柄
尖葉耳蕨的葉柄
(2017.4.26 陽明山二子坪步道)

 葉柄密生褐色之長橢圓形至寬橢圓形大型鱗片。
尖葉耳蕨的葉柄
尖葉耳蕨的葉柄
(2017.4.26 陽明山二子坪步道)

尖葉耳蕨的葉柄
尖葉耳蕨的葉柄
(2017.12.15 觀霧森林遊樂區)

尖葉耳蕨葉柄上的鱗片
尖葉耳蕨葉柄上的鱗片
(2017.12.15 觀霧森林遊樂區)

 葉披針形,草質至革質,二回羽狀複葉,長可達50公分。
尖葉耳蕨的葉片
尖葉耳蕨的葉片
(2017.4.26 陽明山二子坪步道)

 葉軸密布褐色之披針形鱗片。
尖葉耳蕨的葉片
尖葉耳蕨的葉片
(2017.4.26 陽明山二子坪步道)

 葉軸之遠軸面也褐色之披針形鱗片。
尖葉耳蕨的羽片
尖葉耳蕨的羽片
(2017.4.26 陽明山二子坪步道)

 羽片線形,長可達12公分,寬可達2.5公分,先端漸尖。
尖葉耳蕨的羽片
尖葉耳蕨的羽片
(2017.4.26 陽明山二子坪步道)

 最基部一對羽片朝下反折。
尖葉耳蕨的葉片
尖葉耳蕨的葉片
(2016.12.9 陽明山二子坪步道)

 小羽片斜方形,基部歪斜,頂端圓鈍,邊緣有芒刺狀之鋸齒,基部朝上一側有耳狀之突尖,頂端有尖刺。另外,耳蕨屬與複葉耳蕨屬一樣,其小羽片的排列方式為上先型,也就是除最基部一對羽片外,其餘羽片的基部第一個小羽片是位於上方的。
尖葉耳蕨的小羽片
尖葉耳蕨的小羽片
(2016.12.9 陽明山二子坪步道)

 尖葉耳蕨的幼葉。
尖葉耳蕨的幼葉
尖葉耳蕨的幼葉
(2017.4.26 陽明山二子坪步道)


 葉脈游離且分叉。
尖葉耳蕨的葉脈
尖葉耳蕨的葉脈
(2016.12.9 陽明山二子坪步道)

 孢子囊群著生於脈上,孢膜圓形且盾狀著生。
尖葉耳蕨的孢膜
尖葉耳蕨的孢膜
(2017.4.26 陽明山二子坪步道)

尖葉耳蕨的孢膜
尖葉耳蕨的孢膜
(2017.4.26 陽明山二子坪步道)

尖葉耳蕨的孢膜
尖葉耳蕨的孢膜
(2017.4.26 陽明山二子坪步道)

尖葉耳蕨的孢膜
尖葉耳蕨的孢膜
(2017.4.26 陽明山二子坪步道)

尖葉耳蕨的孢子囊群
尖葉耳蕨的孢子囊群
(2017.4.26 陽明山二子坪步道)



`